close

 

    兩個糊塗蛋上了陽明山,卻找不到路。


    天氣晴。難得我願意頂著大太陽上山,因為由台北國際藝術村接管的草山行館,今天要讓駐村藝術家和大家聊聊。雖然草山行館已經被祝融眷顧,旁邊四間小房子才是此行的目標,目前是草山藝術村的藝文中心和三位駐村藝術家。


 

    黃莉莉老師06'年開始從事刺繡的創作,和大家熟悉的中國傳統繡法不同,反而利用線的走向來表現繪畫的感覺。我經過窗邊時,從窗戶看到了一幅生動的舞者就被嚇了一跳,這種方式真的很神奇,因為蠶絲繡線是亮面的,對於光線的表現比起顏料更加活潑,老師還特別展示了一張有打光和沒打光的達磨像,整個氣勢由陰影的部分反射出來,會因為觀賞的角度而有流動的感覺。老師也利用花布創作,讓留白的部分有不一樣的感覺,讓創作帶有傳統工藝氣息。

    老師說他很喜歡花布,門口也用了花布裝飾,很容易識別出藝術家的特質,另外編織包上也都縫上了花布咧。


    第二個拜訪的是油畫創作的顏柯夫老師,從事創作已經十幾年以上了,目前正在藝術村工作室創作一系列的『非關宗教』。這個系列主軸是讓人們想起「希望」,藉由著膜拜、崇拜或是請求的行為動作,體悟到未來並不悲觀。沒事多聊天,老師還告訴我簡單的油畫製作步驟,雖然沒聊多久就被導覽員拉去下一站了。
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Graham來自加拿大,取了個台灣老婆,是個Performance Artist。從小屋透出來的橘色光線,有一種溫暖的感覺,也讓我對這位行動藝術家充滿好奇。


 

    我和Graham聊天的時候才發現我的英文已經不輪轉了,不過因為performance art只能透過相片和錄像來重現,我只好努力的讓Graham解釋。Graham的作品是當代藝術中比較容易見到的形式,也非常在乎觀賞者的心理和互動,Graham自己也說:「解釋作品的意義其實是困難的。」就算說明了整個計畫的構想和藍圖,也還是有人會問:「意義是什麼?」

    Graham現在正在藝術村準備『快意的復仇』計畫,「素材」來自於草山行館本身,我覺得蠻好玩的,也很期待作品的呈現。這個計畫將在9月底實行,也歡迎大家在9月底的週末來稻草山行館,成為這個作品的一部分。

    這趟旅程充斥了蠢事,我們從陽明山公車總站下車後,就完全搞不清楚方向,連公車司機都告訴我們:「草山行館燒掉了!沒聽過草山藝術村...」這個事件還真是陽明山的大事啊。然後我們就迷路在小路之中,只因為自以為聰明的沒有順著人行步道走。

 

    午餐是兩顆番薯。這對走了一個早上山路的我們,無疑是最大的幸福!?

    下山的時候,我們又很聰明的揮別了對向離我們而去的公車,卻坐上上山的車,繞了一大圈才到捷運,卻忘記我們是要到北投,不是新北投站....真是糗啊!



相簿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cle 的頭像
    Becle

    Minotoor

    Be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